女大學生在校做「獨行俠」 患社交焦慮症上學不與人交談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7/30 14:07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23

分享:

分享:

內向寡言女大學生患社交焦慮症。

內向寡言女大學生患社交焦慮症。

阿怡今年22歲,剛剛升讀大學一年級。由於阿怡中學時期成績未如理想,經過幾番轉折,重讀自修,最终考上大學,阿怡自覺年紀比同屆的一年級學生大,因此感到自己是個「老學生」。

阿怡自小便是個較為內向寡言的孩子,加上阿怡由小學開始變得體型較為肥胖,手腳動作也不太靈活,令她經常成為同學們取笑和排擠的對象,直至升上中學初期,亦沒有幾個知心的朋友,這些經歷令阿怡的自尊自信非常低落。即使現在的她已經沒有那麼肥胖,亦算有一、兩個談得來的朋友,她仍然感到自己很多方面也比別人差。

升上大學之後,阿怡很害怕和其他同學相處,新學期時每天上學也會擔心和其他學生接觸時,讓人覺得她「很怪」,因此阿怡在校園裏經常獨來獨往,不會主動和任何人交流。上課時需要分享討論的時候,阿怡也會緊張得心跳手震,腦海一片空白,每次只能以簡單句子回應,過後便默不作聲,這些情況亦令阿怡十分難堪。

漸漸地,阿怡開始逃避需要和其他人交談的情況,每次遇到需要討論交流的課堂時,阿怡便會借故「走堂」缺課,直至每天上學阿怡也不會和任何人談上半句說話。阿怡感到問題已變得越來越嚴重,也很擔心會影響學業成績,便主動向學生輔導中心求助,最後阿怡得知自己患上了「社交焦慮症」。

輔導員與阿怡傾談,並建議她學習多些欣賞自己,重建自信心。輔導員亦鼓勵阿怡以較為正面及理智的想法去評估她自己在社交情況下的狀態,減低焦慮的情緒,再慢慢嘗試和別人作一些簡短交流,一步一步重拾信心,增加和別人的接觸。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後,阿怡漸漸開始有勇氣和其他同學交流了。

何謂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社交場合持續感到恐懼的情緒病。患者害怕在人前出錯或引起尷尬,而無法進行正常社交活動,因而嚴重影響自信及日常生活。心理輔導和藥物是常用的治療社交焦慮症方法。

心理輔導方面,可以「認知行為治療法」幫助患者有系統地減低對社交場合的恐忂。

藥物治療方面,血清素和抗焦慮藥對社交焦慮症的療效也很顯著。

撰文 : 蔣君香博士 香港心理衞生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分享: